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
分类:成语大全 / 成语造句 / 成语故事 / 看图猜成语 / 三字成语 / 四字成语 / 五字成语 / 六字成语 / 七字成语 / 八字成语 / 文化百科 /
首页 >> 读书心得

读书心得


84年孙科二夫人致信邓颖超,不久收到回信:房产归还,送一套别墅的读书心得


2023-05-06 21:54:03 ,,,,,,


引言

1984年,一位身在美国的中国老人从报纸上看到祖国翻天地覆的变化,下定决心回国探亲。于是,她下决心给邓颖超写了一封长信。

在信中,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。很快,这封信便有了回信。在信中,的邓颖超不仅表示中国政府同意他回国,还为她落实了政策。

组织不仅决定将上海锦江饭店附近的房产还给她,甚至还特地将复兴路的玫瑰别墅送给她居住,让她度过晚年。

这个中国老人,便是蓝妮。

01 毅然离开豪门

在遥远偏僻、群山连绵的的云南省建水县,生活着苗王蓝氏家族。这里,便是蓝妮的故乡。

蓝妮的祖父蓝和光,是前清光绪末年的举人,曾经担任香山县知事,在湖南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泥厂。1900年,他举家前往澳门发展。

1912年7月12日,蓝妮伴随着澎湃的海涛声呱呱坠地,父亲和祖父为其取名为兰业珍。不久,他们一家迁居广州,随后又来到上海,此时的蓝妮年仅7岁。

蓝妮的父亲蓝世勋,早年参加过同盟会,并在黄兴部下担任参谋长,还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,和孙传芳换过帖,显赫一时。

而蓝妮的母亲方淑贞,也是名门闺秀,能写一手好字。此外,她还亲自教授幼小的女儿读书,对她家教极严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,蓝妮不仅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,并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正规的教育,视野也不断开阔。

11岁那年,她在南京汇惠文中学读书,13岁来到南京暨南女中,15岁来到上海智仁女子中学读高中。蓝妮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当中,决心和父母一样出国深造。

与此同时,随着年龄的增长,蓝妮出落成一个美艳绝伦的少女。蓝妮的美貌,吸引了众多王孙公子。可就在蓝妮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之际,一场飞来横祸却击碎了他的美梦。

1926年夏,在常熟担任公职的蓝世勋在出差途中,亲眼目睹了好友陈保初被人开枪射击,当场身亡。

蓝世勋亲眼目睹了这一悲惨情形,受到刺激。回家后,精神错乱。从此,他失去了工作能力,长期在家中休养,从此一蹶不振。

从此,蓝家处在风雨飘摇中,家中的重担也压在蓝妮母亲的一个人身上。当时,她又先后为蓝妮生了弟弟妹妹,家中的生活也更加拮据。

孝顺的蓝妮毫不犹豫为母亲分担起家务,维持生活。当时,许多富家公子想娶她为妻或者当的姨太太,蓝妮全都拒绝了。

可父母由于生活所迫,帮她物色合适的门第,选中了李调生的次子李定国。为了父母和家庭,她同意嫁进李家。

李定国,字任卿,上海法政大学毕业,曾担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业务局行员、中央银行成都分行副经理。

他们之间的这段婚姻虽说是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结果,但他们之间也是有一定感情基础的。

当时,他们两家人都住在上海襄阳南路。李定国喜欢唱京剧,时常在家中自娱自乐。一次,蓝妮打开窗户,恰好看到李定国。李定国见蓝妮貌美如花,一见钟情。

蓝妮嫁到声名显赫的李家后,必须要遵守封建大家庭的种种戒律,这一些都让她不习惯。由于自家家境不好,她也自然感到低人一等。

尽管公公在外做官,家境殷实,但丈夫李定国婚后一不当官,二不从商,坐吃山空。蓝妮看在心里,心中不甘,渴望重新看见一片新的蓝天,她下决心从李家离开,自立自强。

1934年,不到23岁的蓝妮为李家生下三个孩子。可她越来越不能忍受丈夫李定国,终于下定决心提出了离婚。

02 决心自立

从豪门离开后,蓝妮长舒了一口气。她对于这段婚姻已经彻底灰心了,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几个孩子。

还好她还年轻,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,可以继续重新开始,弥补曾经失去的一切。

李定国虽然是财政部长的儿子,对蓝妮却非常刻薄,甚至不愿意出赡养费用。因此,蓝妮从李家离开后,曾经历了一段别艰难的日子。

当时,上海能让女性从事的职业相当狭隘。在她看来,普通职员只能勉强糊口,当女工过于辛劳,当娼妓过于下贱,舞女也会被人瞧不起。

犹豫再三,她决定去交际场中一显身手。她和一帮女同学们交往,有时会出席参加社会交际活动,美丽动人的她一时间成为了著名的交际花。

在此期间,蓝妮曾拍过几张性感的游泳照,肩膀的圆润而又白皙,在镜头前甜甜地笑着,看不出有丝毫紧张。

在当时的那个年代,照这样的照片算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行为。但在照片中,看不出她有丝毫拘谨和羞涩,就像是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女孩。

当时,上海滩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:“要想知道西汉赵飞燕,东汉貂蝉的美丽形象吗,只消去看看蓝妮就行了。”

蓝妮之所以在社交界频频露面,其实是想做一些生意。她想知道这些精英是怎么炒股,是怎么发财的。

由于父亲蓝世勋的经历,蓝妮感到了世态炎凉,人心莫测。她觉得只有身处这个圈子,才能不被骗。

在此期间,她结识了不少黑道大佬和商界大亨,甚至连黑道大佬杜月笙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。的确,蓝妮实在太美了。

杜月笙向来心狠手辣,杀人不眨眼,围绕在他身边的女孩子确实不少。但在看到蓝妮的那一刻,她还是惊为天人。

他甚至甘愿在蓝妮身边鞍前马后,甘愿为她擦鞋。一时间,此事成为小报的笑谈。唐季珊看到天仙一般的蓝妮,更是恨不得日夜厮守。

蓝妮从这些人口中,获取了许多重要信息。正当她准备一展宏图之际,却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劫。

1935年的某天,蓝妮接到同学陆英的一通电话,让她来自己家参加晚宴。也是在这次宴会上,蓝妮结识了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。

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,早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、哥伦比亚研究院读书,回国后担任交通部长、建设部长、财政部长等要职。

1912年,孙科在出国留学之际和表妹陈淑英在檀香山结为夫妇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陈淑英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环境,回到澳门养病。

此时,他们已经有了儿子孙冶平、孙治强、女儿孙穗华、孙穗英。此时,孙科已经和一个和严蔼娟的浙江女子同居三年多了。

蓝妮出席舞会当天,穿着一身滚花镶边的旗袍,身上喷着娇兰香水,迈着优雅步伐来到陆英家中。

蓝妮的到来,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,许多老熟人纷纷围在她身边。这些人中,孙科也注意到了美丽的蓝妮。

当孙科见到光彩照人、端庄、飘逸的蓝妮,不由得怦然心动,暗自惊叹: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美人。

03 和蓝妮一见钟情

在经过一番热烈而又投机的攀谈后,他们彼此间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。此时的孙科虽然已经年过不惑,但因为受到过西方文化的熏陶,加上不凡的身世,蓝妮对其非常崇敬。

此时,孙科已经完全沉浸在蓝妮的美貌中无法自拔。加上蓝妮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,知书达理,也让他更加仰慕。

已经心醉神迷的的孙科用颤抖地双手举起酒杯说:我今日能遇到如此优雅美丽的女孩,真是有缘!

可以这样说,孙科和蓝妮是一见钟情。从此,两人交往愈发频繁,迅速陷入爱河。孙科委婉问她:“你结婚没有?”

当他听到蓝妮娇羞地回答说没有之际,心中的一根弦被拨动了。在他人生中,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又有才情的女子。

虽然自己已经有妻室,但没有真正爱过。而他眼前的这个人,就是为了配合自己的爱情一起来的。

面对孙科展开的热烈追求,蓝妮有些犹豫不定。因为对方已经有妻室,更何况此时的民国已经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,蓝妮一时间拿不定主意。

孙科见蓝妮有些犹豫不决,知道强扭的瓜不甜。灵机一动,他想到自己在南京当官,没人照顾自己,便婉转地表示:“我正好缺一个秘书,你可以帮我办公。”

蓝妮迟疑片刻,最终还是感情战胜了理智,答应了当孙科的秘书。她想起自己曾经的那段婚姻,虽说是有名分,却是一个牢笼。

对她而言,只要两人真心相爱,其他的都是次要的。就这样,蓝妮走进了孙科的生活。

在与孙科的相处中,她发现自己即便在上海滩见过这么多男人,却没有一个人拥有他的明达和睿智。

孙科虽然没有多少家产,但他知识渊博、谈吐风趣,蓝妮从他身上看到了从其他人身上所没有的优点。

1925年,蓝妮以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的私人秘书亮相南京。她不仅精心照料孙科的起居饮食,还经常挽着他的胳膊出现在公开场合。

的确,蓝妮的出现为孙科增加了几分亮色。孙科本就博览群书,身上自带着诗书气质。多了美人在侧,更显得他风度翩翩。

就这样,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。就这样,他不顾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,毅然决定迎娶蓝妮为自己的二夫人。

消息传出,自然是一片哗然。有人称孙科不爱江山爱美人,但他只是回以淡淡一笑,决定用便宴代替婚礼。

孙科和蓝妮为了不声张,仅仅是宴请立法院的同事,摆了四桌酒席。不仅没有正式的手续,更没有正式的婚礼。

席间,孙科谈笑风生,满面春风。在众人祝贺声中,他调侃道:“鄙人是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啊!”

就这样,蓝妮成为了孙科二夫人。孙科和蓝妮结婚后,他觉得自己又娶了个贤内助。对于丈夫的事业,蓝妮自然也是鼎力相助。

可就在两人感情浓情蜜意之际,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。一个身怀六甲的女子登门,要求给自己名分。

这个女子便是和孙科同居几年的严蔼娟,而她的肚子里的孩子,自然也是孙科的孩子。如今,肚子里的孩子即将出生,她觉得很委屈。

眼看着自己即将要失势,她为了孩子的将来,便去找孙科,希望孙科给他们母女两人一个名分。蓝妮见状,劝严蔼娟稳定下来先把孩子生下来,还称自己会让孙科一次性把生活费都结了。

严蔼娟离开后,蓝妮担心自己会成为第二个的严蔼娟,没有大吵大闹,只是让孙科给他写了一张字条,字条上写着:

我只有原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妮,此外不再有第三人,特立此据,交蓝氏收执。

04 蓝妮离开孙科后,晚年生活如何

1938年8月6日,蓝妮在和孙科生活三年后,在上海诞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。孩子还没有出生之际,孙科已经给女儿取名为孙穗芬。

不久,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,蓝妮恋恋不舍地离开襁褓中的女儿。在历经千辛万苦后,他决定前往山城陪伴丈夫孙科。

由于国共合作抗日的缘故,重庆便成为文化名人和各党派名人聚集之地,损了也会常常在家设宴招待共产党人和知名人士。而蓝妮总是作为家庭主妇的身份,热情招待客人。

当时,周恩来、邓颖超等共产党人为了抗日救亡,曾在重庆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居住,并广泛和社会各界人士来往。

也是在这段时间,蓝妮结识了邓颖超。邓颖超对抗战前途的看法,对人生的乐观态度,深深吸引了蓝妮。

再加上邓颖超为人真诚热情、和蔼可亲,两人一来一往便成为了朋友。在邓颖超的介绍下她还和康克清成为朋友。到了晚年,他依旧深情地说:

“邓大姐对我很好,康克清的对我很好,我想起邓大姐就想哭。”

她在重庆住了不到三年,便于1940年和孙科告别,独自回到上海,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女儿孙穗芬身边。

蓝妮回到上海后,又和曾经在社交场合认识的商业大佬开始来往,开始大展宏图。她得到许多商业机密,并在房地产上大赚一笔,成为了上海滩的一个小富婆。

当时,一个叫做支福元的商人租了蓝妮的房子,合同期两年。没想到,第二的年物价飞涨,蓝妮考虑到开支会越来越大,在一年期满后便称自己要用房子,让他搬出去。

支福元却以时间未满拒绝搬迁,甚至要对簿公堂。就在此时,抗日战争胜利了。见到久未谋面的妻子,孙科自然是非常激动。

在蓝妮的请求下,孙科给支福元施加了压力,并要求他搬出去。见孙科势力大,他便将自己的房客告上法庭,让孙科夫妇出庭作证。

身为立法院长,孙科不能出庭作证,非常尴尬。甚至一些狗仔还写文章,称孙科身为立法院院长,竟要将自己房客撵走。

情急之下,孙科为了堵住后人的嘴,便声称这栋别墅不是自己的,也不再插手这个官司,蓝妮也只能无可奈何。

也是因为这件事,成为一个导火索。1948年,副总统展开竞选,孙科在蒋介石的操纵下运筹帷幄,蓝妮也在几个派系中积极帮丈夫拉票。

眼看着孙科即将胜出之际,发生了“蓝妮事件”的新闻。案件一经炒作,便闹得沸沸扬扬,报纸上甚至还添油加醋渲染了“玫瑰别墅事件”。

因此,许多政治要人便对孙科投了一张反对票。孙科落选后,支持他的同僚都认为是蓝妮破坏了他的前途。

孙科也没有没有否认,蓝妮便在一气之下离开了孙科。从此,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。

1948年年底,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,政权动荡不安。蓝妮见上海已经难以安身,先让佣人将女儿送到香港,自己则于1949年来到香港。

蓝妮来到香港后,担心坐吃山空,开了一家大隆金号。最终,这件店铺还是被迫倒闭。她在走投无路之际,想到过自杀。

在香港,蓝妮一住就是十几年,后来又来到美国旧金山,加入美国籍。期间,她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祖国和亲人。

建国之后,蓝妮想尽办法前往台湾和孙科见面。但是在蒋经国的种种阻挠下,没能去成。一直到孙科1973年病逝,两人都没能见上一面。

因此,蓝妮心中恨透了国民党,愈发向往着共产党,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给邓颖超写信的这一幕。

1986年春,蓝妮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,回到了她熟悉的上海,此时的她已经80高龄。人逢喜事,她写了一首诗:

历经坎坷入坦途,一腔感慨不用诉。夫君九泉若有灵,应为愚妻歌一曲。

不久,蓝妮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邀请下,以孙中山儿媳的身份参加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大会。

当她从飞机下来之际,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热情迎上去,紧紧握着她的手说:“孙太太,你好!”

一时间,蓝妮想起了前尘往事,泪水不禁夺眶而出......

1996年6月,蓝妮病逝于玫瑰别墅。临终之前,她的手中,还紧紧攥着孙科为的那张纸条。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84年孙科二夫人致信邓颖超,不久收到回信:房产归还,送一套别墅的读书心得, ,,,,,,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/ 成语造句 / 成语故事 / 看图猜成语 / 三字成语 / 四字成语 / 五字成语 / 六字成语 / 七字成语 / 八字成语 / 文化百科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
成语大全    www.arphlodi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