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
分类:成语大全 / 成语造句 / 成语故事 / 看图猜成语 / 三字成语 / 四字成语 / 五字成语 / 六字成语 / 七字成语 / 八字成语 / 文化百科 /
首页 >> 历史知识

历史知识


张幼仪离婚后:四哥赠她洋房,二哥为她安排闲职,八弟将云裳给她的历史知识


2023-05-06 21:54:18 ,,,,


1920年,20岁的张幼仪站在去往英国剑桥的轮船上,第一次见到身着西装,围着白色丝巾的徐志摩。张幼仪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陌生而熟悉的背影,不是因为他风度翩翩,而是因为在兴奋的接船人群中,他是唯一一个面无喜色之人。

那一瞬间,张幼仪的心凉了半截。

夫妻久别已经两年,可是上岸之后,徐志摩也不和她多说一句话,就带着张幼仪直奔百货公司,让她换上新衣服和新鞋。张幼仪下意识察觉到,那是徐志摩嫌弃她穿得不入时。她摸着自己精心准备的中式衣服,不知所措。

张幼仪想起自己和志摩的婚事刚刚定那年,家里曾给徐家寄去自己的一帧小相,而徐志摩拿到相片后却说了一句:“真是个土包子。”

这话是她过门后从徐家的一个佣人口中听说的。张幼仪的第一反应不是气恼,而是有些自惭形秽……

后来这样的自卑也贯穿了她与徐的整段婚姻。可是谁曾想,她所承受的这些煎熬,本是哥哥竭尽全力要给她的幸福。

张幼仪出生于旧上海的名门世家,但是张家到了她这一代,已经没落,好在张幼仪的哥哥们很有出息。

她的二哥张君劢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,四哥张嘉璈曾任中国银行的总裁。张幼仪作为家里年纪较小的几个女孩之一,自幼就受到哥哥们的疼爱。

3岁那年,母亲按照传统为张幼仪缠足,不堪剧痛的她疼得哇哇大哭,二哥不忍,劝说母亲放弃。母亲忧心忡忡地说:“若是不缠足,以后哪个人家愿意娶她啊。”哥哥坚定地说:“没人娶她,我养她。”

就这样,在哥哥的争取之下,张幼仪成为那个年代里少数的天足女性。12岁那年,她又在二哥和四哥的极力主张下,被送进了江苏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。

如果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,从小本分刻苦的张幼仪也大有希望成为林徽因、陆小曼之类的才女。可是比起小妹的学业,哥哥们更关心她的归宿。

1914年,14岁的张幼仪在四哥张嘉璈的做主下,嫁给了17岁的徐志摩。张嘉璈为妹子做主这桩婚事的初衷很美好,徐志摩当时年纪轻轻已是闻名杭城的大才子,前途大好,更兼徐家家境优渥,开有丝厂、钱庄众多,小妹嫁过去,决计不会吃苦。

为了让妹子嫁过去能受婆家重视,哥哥们还煞费苦心地为她去欧洲采办丰厚的嫁妆。就这样,张幼仪在尚且懵懂的年纪里辍了学,嫁给了家人们眼中“最好的归宿”,殊不知也就此走进了婚姻的深渊。

婚后,性格规矩传统、周到体贴的张幼仪得到了徐家上下的认可与喜爱,却唯独受到徐志摩的冷落。

作为一个浪漫、激进到了骨子里的诗人,徐志摩嫌弃新婚妻子的原因也很直白,他嫌弃张幼仪太土、太无趣了,带出去不能登堂入室,私底下又刻板乏味。

因此,他在家宁愿吩咐佣人做这做那,也不要这位贤妻为自己打点任何事宜,夫妻俩生疏到无话可说。为了逃离这段郁闷的婚姻,徐志摩甚至在1918年张幼仪刚刚生下长子徐积锴后,就撇下她独自出国留学。

至此,徐志摩和张幼仪已经结婚四年,可是他们真正一起相处的时光,不过短短三个月。

当张幼仪默默承受这一切,还在家抚育孩子,晨昏尽孝时,徐志摩已在大洋彼岸相继攻读了历史、经济、社会和哲学,一路从美国游学到了英国,还邂逅了才女林徽因……

关于这些,在家苦等丈夫的张幼仪都一无所知,幸有二哥疼她怜她,牵挂着自己这个天真朴素的妹子拴不住这样一个风筝般的男人,于是辗转说合徐家人将张幼仪送到英国与丈夫团聚。

在前往英国的邮轮上,张幼仪欢喜又不安地想着的要如何修复自己与丈夫的感情,可是后来的事实却嘲讽了她的一厢情愿。

来到英国之后,张幼仪开始了在异国照顾丈夫的日子,她本以为两人长期单独相处,可以培养感情,没想到徐志摩对她的冷漠,比起在国内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,徐志摩与他们谈笑风生,总是一副潇洒风趣、光芒万丈的模样,但是待他们一走,徐志摩单独面对张幼仪,顷刻间又变得沉默寡言。

不久后,张幼仪发现自己怀孕了。她怀着一丝期待与喜悦想要告诉徐志摩这个消息,可正热烈追求林徽因的徐志摩竟完全不能接受这则“喜讯”,他提出要张幼仪打掉这个孩子。

当时流产手术风险很大,张幼仪满脸惊恐地说:“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……”没想到徐志摩却冷冰冰地告诉她:“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的呢,难道大家都不坐火车了吗?”

有一次,徐志摩领了一位衣着摩登、却有一双小脚的女性朋友来家里做客。朋友走后,徐志摩问她认为对方怎么样,张幼仪很老实地回答说:“那么入时的打扮,跟小脚有点不搭。”

没想到这句话不知怎么激到了徐志摩,他突然跳起来尖叫道:“我就知道,所以我才想离婚!”

张幼仪吓了一跳。离婚,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这个词,她很害怕,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,徐志摩抛下她一个人失踪了。

几天后,徐志摩托朋友送来口信,问她:“是否愿意做徐家的媳妇儿,不做徐志摩的太太。”

张幼仪红了眼圈,一时之间无法领会徐志摩是什么意思,直到那位朋友干脆地说:“他不想要你了。”热泪终于滚滚而下。

走投无路之际,张幼仪写信给自己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。

在两兄弟的帮助下,张幼仪挺着沉重的孕肚先是去了法国,而后又去了德国柏林。这段时间,徐志摩一直没有消息,她根本不关心妻子去了哪里。

直到张幼仪在1922年顺利产下次子彼得,徐志摩才火急火燎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,目的却是要她在林徽因回国之前,签下两人的离婚协议。

在漫长的对峙和沉默之后,张幼仪一言不发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名。她只是传统,但并非木讷。而这时距离她生下幼子,仅仅一周过去。

张幼仪骨子里有一股非凡的倔强和韧性。离婚后,她不甘心像个失落弃妇一样回到娘家,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德国。她在照顾孩子的同时,开始学习德文,并进入裴斯塔洛奇学院幼师教育专业学习,继续了她在14岁那年中断的学业。

直到1925年,她心爱的小儿子彼得被一场腹膜炎夺去了生命,好不容易振作精神的张幼仪,再一次失去了生活的支柱。

爱子的夭折,对张幼仪的打击很大,家人们更是心疼她的遭遇,说什么也不要她继续留在这片伤心地了。同年,张幼仪在八弟张禹九的护送下,回到了国内。到家那天,张幼仪一下车站就看到了等着迎接自己回家的父母,二老白发苍苍,而张幼仪已经热泪盈眶。

在这种亲情的温暖下,张幼仪才渐渐走出失婚丧子的阴霾。可是好景不长,在她回到娘家不久后,父母便相继离世了。

张幼仪的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。回国之后,她本想在娘家上海定居,可是短期内要在上海找份差事还不大容易。徐家那头虽然每月会汇给她200块钱,可当时的张幼仪还带着长子徐积锴一起生活,这点生活费远远负担不了娘俩的生活开销。

这时作为张家“一家之主”的四哥张嘉璈再次站了出来。对于妹妹的这段失败婚姻,张嘉璈耿耿于怀,毕竟当年是他说和张徐两家联姻,如今妹妹过得不幸福,自己责无旁贷。于是张嘉璈主动要把自己的一栋房子让给妹妹住。

这不是一栋普通的房子,而是当时地处英租界的一栋高级洋房,也只有张嘉璈这种做到银行总经理级别的人物,才能够住得起这样的房子。

张幼仪感动之余,自认为受不起这个大恩,让哥哥千万别这么做。但是张嘉璈却强调自己在父母临终前答应过二老,要好好照顾张幼仪,无论如何都要让小妹住进这个房子。

就这样,在四哥的帮助下,张幼仪在上海有了一个立足之地。有了住处之后,张幼仪开始谋职。她最初利用自己的文凭,在东吴大学找到了一份教授德文的工作,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。

这份工作干了一个学期后,张幼仪认为稳定清闲有余,但是薪资不高。就在她考虑着要不要换一份工作时,她意外收到了一份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裁的聘书。

想到自己一无专业知识,二无工作经验,如何能收到银行的橄榄枝,张幼仪马上意识到定是四哥找了关系,暗中照顾自己。

张幼仪心中感激不尽,但又恐做得不好,让哥哥为难,于是她退一步称自己可以做副总裁,但是不做总裁。张幼仪明白,哥哥只能给自己提供平台,至于能不能做出成绩,还要看自己。

这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交到张幼仪手中时,其实已经没有一分钱了,因为此前经营这家银行的人,把钱都借出去了。

张幼仪当机立断,决定不请任何律师,亲自出面与债务人沟通,帮助他们寻找新的偿还借款的途径。后来张幼仪借助哥哥的影响力,竟巧妙让这家濒临破产的银行起死回生。

其中除了“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妹妹”的身份之外,张幼仪在金融学习和债务沟通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功不可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担任银行副总裁之余,张幼仪还接管了八弟张禹九的云裳服装公司。这家服装公司本是张幼仪的八弟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办的,以“别致、时尚”闻名,但张幼仪的这位八弟是个浪漫的梦想家而并非经营的实干家。

想到姐姐连银行总裁的职务都能干得出色,经营这家服装店自是更不成问题,于是八弟转手就将这家小店送给了在上海事业刚刚起步的姐姐。

不出张禹九所料,张幼仪是天生的经营家。这家小店在她的得法管理之下,规模越来越大,名气越来越响,成为当年深受各大名媛明星们喜爱的时装店。而谁能想到,它的经营人会是个曾被丈夫讥笑“乡下土包子”的女人呢。

尽管彼时张幼仪在上海已经有了不错的生活和事业,但在哥哥们的眼里,她依然是最需要照顾的小妹子。比如当年说要“养她一辈子”的二哥张君劢因为怜惜她工作辛苦,就特意在自己创办的国家社会党里给她挂了个会计的闲置,让她不必干活也能多拿一份薪水。

从幼年缠足,到异国产子,再到归国重生,张君劢一生都在为妹子张幼仪陪跑,因此,张幼仪对这位哥哥的感情尤其深厚。

1953年,当张幼仪在离婚30年后终于结束了单身的生活,与医生苏纪之相爱时,她还特意写信给二哥征求他的意见,而二哥给她的回信是:“妹慧人,悉自裁”。

兜兜转转30余年过去,当徐志摩经历了对林徽因的爱而不得,也经历了与陆小曼的婚姻挫折,诗人的爱情理想最终像他自己一样,从天上陨落到了地下,张幼仪则在53岁这一年嫁给了迟来的爱人苏纪之。往后余生,他们平凡温暖的爱情也成了张家人心中最大的慰藉。

张幼仪的前半生,从离婚、丧子到单亲生活,可谓失意至极。但是娘家人的爱和包容,却给了她在人生风雨中一次次试错的机遇和逆风翻盘的勇气。都说“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”,但从张幼仪身上,我更想说“亲情都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最大的温暖和底气”。

END.

在阅读中见自己,见天地,见众生。更多名人轶事,文学解读,欢迎关注我的账号@晓读~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张幼仪离婚后:四哥赠她洋房,二哥为她安排闲职,八弟将云裳给她的历史知识, ,,,,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/ 成语造句 / 成语故事 / 看图猜成语 / 三字成语 / 四字成语 / 五字成语 / 六字成语 / 七字成语 / 八字成语 / 文化百科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
成语大全    www.arphlodi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